中原合作网改版试运行,欢迎提出意见和建议,联系电话:55983551。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热点 > 正文
【河南经济报】省供销社派驻正阳县熊寨镇农庄村驻村第一书记杨磊: 我见证了农庄村的华美蝶变
时间:2020-07-27 09:16:07    来源:中原合作网    返回首页

X6.jpg 

  2017年10月我被选派到正阳县熊寨镇农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三年来,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组织的帮助及自身的努力下,为农庄村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作为变化的贡献者、奋斗者、亲历者、见证者,这是我一生的荣耀。

  在农庄村扎根的第一晚,我独自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辗转难眠。一边是静得出奇的村子,另一边是224国道上呼啸而过的大车,在寂静与喧嚣的交织中,心中的种种顾虑、彷徨、困惑也相互交叠——下一步的工作如何开展?未来将面临怎样的困难?一种从未有过的惆怅涌上心头。但转身又想到自己肩头扛着扶贫的任务、担负着组织的重托,想到自己即将在这里施展一番作为、展现一腔抱负,一种跃跃欲试的豪迈感又油然而生。

  当好党建发展的“领路人”

  加强基层党建是驻村第一书记的主要职责,更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明确了这一工作重点后,我将党建工作确定为驻村工作的切入点。

  党的阵地就该有党的样子!我依托省供销社的组织优势,大力筹措资金,对农庄村的党员活动室进行升级完善,新建了图书室、远程教育室等,购买了设备及各类学习资料,提升了村党支部的硬件建设水平;在我的积极推动下,农庄村“两委”严格落实党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并对各项活动内容进行记录、收集、整理、归档,让党组织生活有迹可循、党员党性档案有案可查、评议考核有据可依。我们还建立了每周一学制度,通过“两学一做”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不断提升党员的群众服务意识,使基层党组织的软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硬件加强了,软件提升了,党员的自豪感、荣誉感也油然而生,为群众服务的意识也大大提升。如今的农庄村党支部已经真正成了“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同时,随着党建工作的开展,我在农庄村的各项工作也进行得越来越顺利。

  当好乡里乡亲的“家里人”

  村里靠近224国道有一户人家,总是在国道上拦车要钱,村干部怎么劝也不听。走访中,我与他家唠家常、讲政策,到目前为止,再没有拦车的事情发生。后来听村民说,那老两口说了,虽然杨书记没有将我们列入贫困户,但是人家说话暖人心。

  贫困户郭小水因患胃癌做了手术,但后续的检查和治疗一直拖着。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我第一时间联系郑州的一家医院,安排他尽快去做检查,并承担了包括食宿、交通在内的一切费用。现在郭小水身体恢复得很好,已经能在村里的扶贫车间打工挣钱了。

  驻村初期,为方便群众与我联系,我把联系方式和名字印到板子上,插到每个村民组出入的路口。三年来,我接到无数村民打来的电话,其中很多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往往几通电话,甚至几句安抚就能够解决问题。然而就是这样的生活琐事,解决不好就会成为干群关系的绊脚石,而解决好了,就能赢得百姓的信任与欢迎。

  三年来,我与农庄群众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友谊。有乡亲做好的饭菜会给我端来、冬天给我做棉鞋,大家像家人一样,每当想起这些,我觉得这三年的付出是值得的。

  当好创业致富的“带头人”

  贫困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想脱贫就要建立能脱贫、真脱贫的长效发展机制。到农庄村以后,我经过反复考察,引进了高油酸花生种植项目,说服并带领群众整合4798亩耕地,全部种上了高油酸花生,帮助全村群众人均减支增收2000元左右。农户尝到了甜头,种花生的积极性更高了。如今,“正阳花生”已成为在全国叫得响的农业品牌。

  脱贫靠农业,致富靠产业。三年来,我争取各种发展项目,为农庄村带来了更多的额外收入。金融带贫项目让31户贫困户每年获得900~3000元的收益分红;光伏发电产业让全村44户贫困户每年增加3000元的收入;投资近50万元的扶贫车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

  在省供销社的全力扶持下,农庄村先后成立了农机、花生和种养殖三个专业合作社,还建立了电商体验店,帮助村民将当地花生进驻“供销e家”电商销售平台。如今在农庄村,专业合作社和电商小屋共同搭建起“种养殖+农机农服+电商”的产业融合发展雏形。

  有了合作社和扶贫车间这些扶贫项目,贫困户的收入有了保障,村集体经济也进一步加强,让农庄村的脱贫致富有了根基与保障。更重要的是,贫困户通过自身的劳动增加了收入,从思想上真正实现了脱贫。现在的农庄村,人人干劲十足,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明天。

  当好村容改造的“当家人”

  刚到农庄村时,村里“没人管”“没钱整”的糟糕环境令村民们不断抱怨。我意识到,必须尽快改善村容环境,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改变。

  在省供销社的支持下,我们筹集资金10万元用于绿化村内街道、美化墙体。2019年,我们共维修桥梁20座、疏通沟渠3000米;今年,我们又进一步整修了村内道路,实现户户通,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泥泞小路彻底成为历史……

  村民陈小好在村里经营一家养猪场,是村里的致富能人。但长期以来,他养猪场门前的道路泥泞不堪,饲料只能靠小推车一趟趟拉进库房,这成了阻碍他扩大养殖规模的绊脚石。在村容改造中,他盼了许久的水泥路修到了养猪场门口,从此饲料车可以直接开进库房,老陈激动地对我说,他的养殖规模又可以扩大了。去年猪肉行情好,老陈乐得合不拢嘴。

  生活环境改善了,精神生活也随之变得丰富多彩。在建设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室的基础上,我们争取了钢琴、锣鼓和羽毛球等体育用品,组建了30多人的村广场舞队,打造了3个健身游园,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村里的公共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精神文明生活日益丰富,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满意度得到了提升。

  腰包鼓了、环境好了、精神富足了,现在的农庄村处处透着蓬勃的朝气。文化活动室、阅览室、电商超市、卫生室样样俱全,村里有了公交车、通了自来水,网络和电视信号全覆盖……老百姓说,这种环境以前想都不敢想。

 

  驻村扶贫即将期满,我将离开这个为之奋斗了三年的村庄。投身于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消除绝对贫困的行动中,我是伟大征程中的光荣一员。回顾这三年,从开始的迷茫困惑到后来的锐意进取,经历艰难困苦与激扬豪迈,我为农庄村的华美蝶变奉献了全部的激情与汗水。当我离开时,我必无愧于身后这片山花烂漫。(稿件整理:钟欣)

分享到:
编辑:马连华
(C)2019 河南省供销合作总社版权所有
电话: 0371-65953039 65992900(兼传真) E-mail:hnssbgs@126.com
豫ICP备05026746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228号
技术支持: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