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秋作物正处于生长关键期,但病虫害防控也进入攻坚期,开封市供销合作社全力开展无人机植保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为秋粮稳产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强培训提效能,锻造“田间尖兵”。“注意观察农作物密度,调整无人机飞行高度,每亩地药液用量要精准控制,不能多也不能少……”在兰考县考城为农服务中心的空地上,植保专家顶着烈日,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滚落,顺着脸颊流下,后背的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他正耐心地向50余名飞防队员详细讲解玉米螟防治的技术要点。为确保统防统治取得预期效果,开封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依托为农服务中心培训教室开展培训10场,培训无人机操作员350人次,组建专业队伍28支。经过培训后,飞防队员日作业量从10亩提升至100亩,为开展大规模统防统治提供了人才保障。
优农资精防治,筑牢“丰收根基”。为实现“药到病除”的防治效果,通许县供销合作社与专业农资供应商建立直供合作机制,精心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农药和优质叶面肥,每批次农资都附带检测报告。而在尉氏县的田埂上,开封市供销合作社农技小分队队员顶着高温,深一脚浅一脚地穿梭在玉米地里,实地勘察农作物生长状况,仔细查看病虫害情况。针对不同地块的土壤墒情与作物生长状况,制定差异化服务方案,科学调配杀虫剂、杀菌剂及叶面肥的混合喷施液。在锈病易发高发区域适度提高杀菌剂用量,对蚜虫密集地块加大触杀性药剂的喷施力度,在草地贪夜蛾幼虫活动旺盛区域精准施用胃毒型农药,有效提升了防治效果。
统筹协同作业,织密“高效保障网”。针对种植分散、地块零碎的问题,各县(区)供销合作社依托村集体大力推广“五统一”服务模式,采取“整村推进+连片作业”的方式,组织飞防队跨区域协同作战。正午时分,无人机在热浪翻滚的田垄上空穿梭作业,地面工作人员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但仍确保每一株作物都能得到均匀喷洒。“以前200亩地打农药要雇人忙活好几天,现在无人机一天就干完了,还比雇人便宜。”某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看着田地里忙碌的身影,对这项服务赞不绝口。无人机作业平均每亩防治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10倍,有效破解了“一家一户防治难、成本高、效果差”的困局。截至7月31日,兰考、尉氏、通许等试点县累计完成秋作物统防统治面积20万亩次,为秋粮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开封市供销合作社持续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路径,通过引入无人机等智能装备,推动农业生产向高效化、智慧化转型。此次植保作业正是其传承“扁担精神”、服务“三农”的生动实践——从昔日用肩膀挑起为农重担,到如今以科技为翼护航粮食丰收,供销人始终坚守“为农、务农、姓农”的初心。在守护粮食安全的征程上,他们以科技赋能筑牢秋粮丰收根基,让“扁担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