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江西省南昌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全面落实江西省委、南昌市关于:“省会引领战略”和建设“一枢纽四中心”的重大决策部署。五年来,市社紧紧围绕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业社会化服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重大重点项目推进、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等主责主业,持续深化综合改革,着力完善为农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切实发挥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南昌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了坚实的供销力量。


坚守初心凝聚合力
社会效益充分彰显
近年来,南昌市社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在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年度综合业绩考核中连续五年荣获“一等奖”。南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工作,在《关于南昌市供销合作社工作情况的汇报》上批示:“望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再接再厉,勇当全省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排头兵,为全市‘三农’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为确保民生保供坚实有力,市社积极推动项目建设。南昌洪旺智慧农批大市场作为省、市重点共建的民生工程,总投资20亿元,占地429亩,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是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的重要农产品流通枢纽。市场于2025年7月2日开园,是全省2025年第三批支持力度最大的项目。洪旺市场三方股东还与深圳农产品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南昌农产品流通领域“东西协同、功能互补”的新格局全面开启。市场聚焦蔬果交易主业态,集成交易、冷链、检测、物流等功能,通过严格准入准出机制和智慧溯源体系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有效保障了农产品“产得出、供得上、质量优、价格稳”。市场辐射人口约6500万,带动就业1500人,不仅提升了区域流通能级和城际物流效率,更切实发挥了联农助农作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农民和市民,成为南昌服务“省会引领战略”、深化“菜篮子”工程的重要支撑。
便民网络持续织密,农资保供精准高效。南昌市社积极拓展便民服务网络,依托社有企业南昌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南昌市供销超市有限公司,持续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累计开设6家供销便利店,以优质商品、优良服务和优惠价格推广本地特色农副产品,有效响应国家关于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部署要求,为提升市民生活便利度贡献了供销力量。南昌市供销有限公司出资参与组建江西省供销农资集采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赣供”农资集采直供品牌,与江西天禾农资公司、省社沃尔得农资集团等多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化肥集采直供,完善农资供应保障体系,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围绕文化建设,南昌市社精心打造南昌供销文化展厅与智慧展厅。自文化展厅与智慧展厅免费开放以来,已成为传承供销精神、展示为农服务新貌的重要平台。文化展厅通过八大单元,以实物展陈、沉浸式体验等方式生动呈现供销合作社发展历程与“扁担精神”“背篓精神”;智慧展厅则运用大数据、5G等技术,构建线上供销场景,推广本土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展厅累计接待包含全国总社、省委党校等单位及大中小学生在内的超3000人次参观,有效传递了新时代供销合作社的担当与活力,赢得了社会公众的广泛赞誉,并获评“南昌市素质教育平台”“中共南昌市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江西省供销合作社传统教育基地”“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实习实训基地”。
南昌市社在人员帮扶工作中内外兼顾,在系统内,全资企业南昌市兴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聚焦“改制职工”服务与维稳,每年为1600名托管人员办理社保缴纳与津贴发放,并向250余名人员发放春节慰问金。在乡村振兴一线,市社驻白圩乡金山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协同发力,既精准落实帮扶政策为群众解难题,又立足供销特色优势探索助农增收新路径,有效推动了帮扶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经济效益稳中有进
精准施策持续向好
围绕主责主业,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三级供销合作社与江西省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紧密协作,构建了以农业生产托管、农资集采直供和技术服务为核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双方通过签订战略协议、探索“农资代购”模式,有效降低采购成本,2025年已采购沃尔得化肥超3500吨,约占全县春耕用肥量的50%,每吨化肥价格比市场价低130元。同时,依托农资生产厂家和科研团队提供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支持,推动科学种植和化肥减量增效。安义县供销合作社打造的“山水安义生活馆”汇集50余种本土特色农产品,通过展示、订购和电商直播等功能,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此外,南昌市社与工商银行南昌分行、新建区支行、南昌县支行等10家金融机构深化合作,以社有企业南昌市供销有限公司注资成立的南昌市供销农信科技有限公司为基础,推动金融服务与农业产业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力。
为创新服务实现破局发展,市社借鉴“滴滴打车”模式,由南昌市供销有限公司联合省社、南昌县社、新建区社全资社有企业及民营公司共同开发建设“赣供农服”云服务平台。农民可通过平台微信小程序一键下单,随时享受农机服务、共享无人机、申请粮储金融支持,真正实现“手机一点,服务到田”。目前,平台业务覆盖全省11个市、22个县区,注册用户2557户,接入农机设备5158台,注册农田29.7万亩,撮合订单1393笔,交易金额达到2215.28万元,作业面积27.43万亩,服务51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涵盖耕、种、管、收全环节。截至2025年9月,平台累计实现盈利48.6万元。平台上线以来,已实现交易、数据、管理三端协同,农业社会化服务效率提升50%,农机空置率降低20%,农机手收入平均增长12%,成为农民信赖的“掌中宝”、政府放心的“数据舱”、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为保障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南昌市社通过精细化运营与多元化拓展,经济效益实现全面提升。在社有资产盘活方面,5家社有企业全年租赁合同收入达3200万元,社有资产出租率与租金收缴率分别达到98%和99%,基本实现应租尽租、应收尽收。通过多渠道招商和维修改造,成功盘活南昌供销丽景大楼等5处资产,共计9000余平方米,有效推动存量资产转化为稳定收益。在新兴业态拓展上,电商助农项目累计开展直播317场,短视频播放量超389万人次,通过展销会与团购实现销售额近100万元。供销便利店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210万元,同时积极参与“豫章农臻”品牌运营及展销培训,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体系。
循环模式驱动产业
生态效益可圈可点
南昌市社以生态湖羊项目作为产业振兴的关键突破口,于2024年9月8日建成投产,出栏湖羊数持续增长,不仅弥补了南昌市肉羊规模养殖短板,更以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南昌市特色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本。目前,项目已完成10栋羊舍建设及相关配套用房2万平方米,累计投产湖羊8795只,销售出栏3252只,存栏5543只。在确保生态湖羊项目高效推进的同时,积极与光伏企业合作建厂,由光伏企业完成羊舍主体框架建设,节约建设成本1800万元,为南昌市供销智慧农牧有限公司带来25万元的屋顶租金收入,最大程度地激发产业潜能。
围绕绿色循环发展,南昌市社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多项生态友好型举措,包括探索“供销合作社+涉农龙头企业+种粮大户”经营模式,与涉农龙头企业共同出资成立南昌市供销绿能农业服务公司等3家农业服务公司,全面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为农民提供全链条服务,释放农村生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发展;支持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江西林恩茶业有限公司构建从绿色种植到清洁加工的全产业链体系;鼓励梦飞田园将芦笋产业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此外,市社依托科技赋能,通过智慧农批市场和“赣供农服”数字平台优化农业资源调度,降低能耗与农产品损耗;组织5家社有企业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助力南昌市水环境治理,全面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在加快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上,进贤县社全资企业江西绿循资源循环有限公司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将全县200余个零散回收网点纳入统一管理,已建立18个乡镇中转站和1个县级分拣中心,实现“分散回收—集中分拣—专业处理”的标准化流程。引入自动化分拣设备,将传统人工分拣效率提升50%,年处理能力突破2万吨,资源利用率提高至90%以上。2024年,公司营收超10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200余个,其中30%面向低收入群体。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的完善,逐步形成了覆盖回收、分拣、处置的全产业链闭环。
老树发新枝,逢春更著花。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即将迎来“十五五”开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昌市供销合作社将继续按照“为农、务农、姓农”主方向,勇当供销改革排头兵,服务城乡经济、畅通区域物流、织密服务网络、带农增收致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供销力量。


